![]() |
五年級(A) |
發佈日期:2020-12-06 |
我們這一班~五年級親愛的小太陽家長:
冬季班親會時,我們的主題圍繞在「鍛鍊」的功夫,今日的小事,都會是明天大事。
於是,我們有了共識,要讓孩子從每天的生活作息開始調整,
早起跑八不遲到、 早早睡覺不拖拉、 溫故知新皆重要、 修正才能向前行。
在清楚的認同之下,我們一起陪伴孩子。
不過,最近,我發現我們遺漏了一件事情,從每位孩子課後及假日生活作息表裡,可以了解到小太陽班有些孩子並不是天天做家事,有許多是累積在假日,甚至是沒有做家事的習慣!
於是,我很好奇的問:「如果你放學回家時,都沒有做家事,那每天全部的家事都是誰在做呢?」孩子說:「是媽媽」。
「那如果你在假日才做家事,那你做些什麼呢?」我問。 「倒垃圾。」孩子說。 「那你會掃地或拖地嗎?」我其實已經很驚訝了。 「不用掃地啊!因為我家有掃地機器人。」孩子認真地回應。
平日不需要固定做家事,假日才做,如果假日有活動,做家事這件事就會跳過,孩子也搖搖頭說,他們沒有掃過家裡的廁所。
所謂鍛鍊,其實是每天花一點點的時間,卻能長期持續有好的行為或習慣。
讓孩子每天持續地做家事,除了是對自己的生活環境負責任,也是對整個家的服務,「家」是所有的家人身體及心靈堡壘,也應該由所有的家人承擔起照顧的工作。過去,孩子年紀還小,可能是偶而為之的家事小幫手。但現在,小太陽孩子們已經超過10歲了,他們會唸書、會寫字、會手工、會木工、會玩球、會雜耍、會騎獨輪車,他們已經非常有能力可以每天做一些真正的家事。
做家事,是需要鍛鍊的,全家人一起做,能創造做事情的幸福感,孩子會更有意願完成,更有機會在童年時期養成良好的做事態度及習慣,建立完整的關於「家」的圖像,千萬別讓孩子認為家事只需要落在某些人身上,我只要負責上學寫作業,或者,是一場條件交換,我們需要給予孩子正確清晰的生命藍圖。
必須一提的是,小太陽班有一些孩子,已經養成了每天做些家事的習慣,假日也承擔更多工作,是種平時整齊乾淨,周末大掃除的形式。如此積沙成塔,好的工作習慣,將會為家庭和孩子的未來帶來務實、勤勞、奉獻,懂得如何生活的圖像。
於是,我們這樣對孩子說,
早起跑八不遲到、 早早睡覺不拖拉。 溫故知新皆重要、 修正才能向前行。 每天家事不可少、 假日需要做更多。
祝福 小太陽班的孩子 都 很會做家事
小太陽班導師 子瑄 謹書 庚子年 小雪
家長回響:五年級:https://goo.gl/forms/4WueYSt5AJM8jMA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