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0年10月
|
台中縣梧棲鎮善美真華德福托兒所創設,許多家長帶著幼兒一起成長。 | |
2006年04月 |
多位善美真畢業生家長向善美真顏于玲執行長提議並促成,海線第一所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華德福中小學開始籌備。 校地尋覓範圍涵蓋清水、梧棲與沙鹿三地,各種可能包括: 廢棄學校再利用,如鹿峰國小星河校區;租用台糖土地自建校舍; 資助者買地建校舍等,但未能找到理想校地。 |
|
2006年12月 |
台中市善美真華德福幼稚園(東海校區)創設,中小學校地尋覓範圍涵蓋龍井地區。 | |
2007年03月 |
向台中縣教育局學管科申請非學校型態團體辦學實驗教育計畫,因校地資料不足,未通過。 | |
2008年03月
|
借用善美真華德福托兒所為申請機構,以李慧芳、張宜玲、顏于玲為共同主持人,分別繼續向台中市與台中縣教育局學管科申請 非學校 型態團體辦學實驗教育計畫。 先向台中市申請,被駁回,理由是:台中市已有二間華德福學校。6月通過台中縣計畫,申請核准地為梧棲鎮一棟民宅改裝之合格教室。 也在計畫書裡"善用社會資源"項目中所提到的東海幼稚園教室、吉兒家農場及東海大學校園等處進行教學活動。沿用善美真為校名, 但與善美真華德福幼稚園實為各自獨立的經濟實體。 |
|
2008年01月 |
由家委會發起「彈琴說愛-新年音樂會」,老師、孩子參與策畫,一起為第一屆六年級學生畢業儀式─登玉山計畫募款。 | |
2010年02月
|
正式成立中小學董事會,並聘請張宜玲為機構負責人:對內統籌執行教育計畫;對外代表機構發言。訂定宗旨如下,以奠定走向公益化的基礎: |
|
|
一、維護本校學生在華德福教育的核心精神中成長和學習。 二、在本校收支平衡之狀況下,盈餘部分以增進教職員福利為首要。 三、秉持良善經營,永續發展之理念,以降低學費,嘉惠學子為經營目標。 四、協助人智學社群發展,讓更多人參與及支持人智學運動。 |
|
2010年03月 |
創校家長整合社群,全力投入新校區的整建工程。 | |
2010年04月
|
以台中縣善美真華德福教育學會為申請單位,向台中縣教育局學管科申請非學校型態團體辦學實驗教育計畫。 申請地點為台中縣梧棲鎮文雅街127巷12號,擁有合法建築與校園綠地,6月通過計畫。 |
|
2010年06月 | 正式遷校至台中縣梧棲鎮文雅街127巷12號,並租用隔壁草地整建為校園延伸之一部份。 | |
2010年07月 |
7月6日~9日張宜玲校長帶領教師團隊於鹿林山、玉山舉辦師訓。 7月24日~27日學會於日月潭教師會館舉辦第一屆「問心台灣」人智學研討會。 |
|
2010年09月 |
正式更名為海聲(華德福教育)。 9月18日舉辦開學暨入厝慶典,創校家長楊宏添、陳紀如邀請十鼓擊樂團贊助演出。 |
|
2010年10月 | 10月3日~8日第一屆六年級學生參與「優人神鼓雲腳彰化」活動。 | |
2010年11月 | 11月25、26日第一屆六年級學生前往鹿林山觀星,主要目的是:接近玉山、欣賞玉山、觀察玉山。 | |
2010年12月 | 李慧芳老師策畫賞梅活動與自然課程的結合,各班導師帶領學生前往南投賞梅。 | |
2011年02月 | 學校宣導四季課程實施的優點,並正式開始實施春夏秋冬四學期制。 | |
2011年04月 |
各班導師帶領學生前往南投採梅、醃製梅子。 4月23日家委會主辦春之聲園遊會暨第一屆六年級登玉山第二次募款音樂會。 |
|
2011年06月 | 6月27日~7月1日第一屆六年級學生於南台灣舉行跨越之旅。 | |
2011年07月 | 台中市教育局核准設立七~九年級。 | |
2011年08月 | 8月12日~15日學會於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第二屆「問心台灣」人智學研討會。 | |
2011年10月 | 10月30日第一屆五~七年級學生與老師、家長集體參加「2011高美溼地馬拉松賽」8公里健康組。 | |
2011年12月 | 全校展開「光的禮物」慶典,為期一個月。 |